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推动资源循环利用,7月6日至7月14日,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二十年两山记忆”社会实践团队联合合肥市13个社区,共同开展“旧物漂流·温情传递”主题公益活动。活动通过旧物交换、爱心捐赠、环保宣讲等形式,吸引超2000名居民参与,累计回收旧物3000余件,实现社区闲置资源的有效流转,传递了环保与共享的文明风尚。
旧物焕新生,环保理念入人心
在包河区骆岗街道施河社区的活动现场,居民们带着书籍、玩具、家电等闲置物品前来“以物换物”。团队设置了“漂流驿站”,居民可自由挑选所需物品。“这本绘本孩子很喜欢,但家里放不下了,能换到一盆绿植特别有意义!”居民李女士点赞道。团队成员还结合“两山”理念,通过展板讲解、互动游戏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知识,倡导“物尽其用”的低碳生活方式。
图为团队在经开区锦绣社区开展旧物漂流活动。蒙有璐供图。
温情传递,共筑社区文明
活动特别关注青少年环保教育与社区公益联动。在包河区淝河镇党群服务中心,团队与合肥市葛大店小学的学生们共同开展“旧物新生·童心同行”特别活动。小学生们带来了闲置的图书、文具和玩具,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交换心仪物品。同时,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环保小课堂”,团队成员通过趣味问答、趣味手工等形式,向孩子们传递绿色生活理念。“这个玩具我已经不需要了,但别的小朋友可能会喜欢!”葛大店小学五年级学生刘同学开心地说道。
图为团队在包河区淝河镇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旧物漂流活动。马石铨供图。
二十年践行,青春赋能绿色未来
“二十年两山记忆”实践团队负责人陈同学介绍,今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此次活动以“旧物漂流”为载体,既是响应“双碳”目标的具体实践,也是对这一理念的弘扬。“我们希望通过小而实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加入绿色生活行列。”据悉,团队后续还将联合环保部门开展二手市集、低碳社区改造等系列活动,持续深化环保志愿服务内涵。
图为团队在包河区施河社区开展旧物漂流活动。刘旭高供图。
此次旧物漂流活动覆盖合肥市包河区、瑶海区等多个行政区,累计服务时长超300小时,惠及若干社区居民。活动不仅实现了闲置资源的有效流转,更在13个社区播撒了绿色生活的种子,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图为团队在包河区高王社区开展旧物漂流活动。马石铨供图。
团队指导老师宋燕在总结活动时表示:“这次活动通过创新形式,既展现了文法学生参与基层治理的专业素养,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担当。”据悉,团队未来将持续深化校社合作,推动更多富有创意的环保公益活动落地社区,为建设绿色合肥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陈炫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5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