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国内资讯

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青禾智语队赴城步苗族自治县“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青禾智语团队于2025年7月19日至7月27日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聚焦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发展,通过实地调研、文化体验、志愿支教服务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地非遗传承现状,探索青年大学生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为非遗活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志愿暖人心,笔墨传真情

以文字为媒介传递关怀,用便签寄托祝福。活动现场,青年志愿者带领乡村的孩子们俯首执笔写下“欣赏贴”,他们的笔尖流淌的不仅是墨水,更是对相互的真挚问候。“每一笔都是心意,每一句都是鼓励”志愿者唐佳梦表示,“希望这些文字能像春风一样,带给大家温暖和鼓励。”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合作现场 李舒仪摄)

童心绽放,桃香满园

“马兰花开!开几朵!”一场别开生面的“马兰花开”游戏大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由志愿者许请老师带领的10名孩子赢得了本场胜利——亲手采摘的本地蜜桃。孩子们手捧蜜桃,纯真的笑脸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中满童趣的乡村夏景图,也为我们的“三下乡”留下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童心绘星河,艺术润乡土

在城步苗乡露天艺术课堂上,10岁的孩子刘政棵高高举起了自己创作的水彩画——《乡村夜空》,深蓝色的画布上悦动着金黄色的月牙与银白色的星子,黑色的土地上错落生长的绿树与枯枝,购课出孩子眼中充满生命张力的乡土夜色。这幅在自然中完成的作品,成为了我们暑期实践活动的生动注脚。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合作现场 李舒仪摄)

寄语传真情,温情话成长

在实践的最后一天,总教官李莉老师用最真挚的方式为每一位志愿者和孩子们送上了特别的告别礼物——她俯身案前,一笔一划亲手写下饱含深情的祝福卡片,将这段共同成长的时光凝结成最温暖的记忆,数十张手写卡片,每一张都用工整的字迹记录者李莉老师对志愿者和孩子们的个性化祝福与感谢,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馨。这种充满仪式感的告别方式不仅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更让志愿服务精神与师生情谊得到升华。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城步苗族自治县独特的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现状,更让我们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深刻内涵,我们见证了传统非遗的文化魅力,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也在服务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深知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本次实践活动已告一段落,但我们助力乡村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歇。未来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青年学子关注乡村发展,共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贡献青春力量。这段难忘的经历将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激励我们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供图:李舒仪

供稿:刘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5610-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