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娱乐

暑期社会实践|微光启智 气象同行 南信大学子赴黔西南点亮童心未来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为响应国家号召,2025年7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心为微光,行之向阳”智爱之光气象科普小分队(简称微光支教队)奔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乐元镇中心小学,开展“三下乡”暑期支教实践,以青春智慧赋能乡村教育

Image

  (图为微光支教队夏令营合照,陈光德供图)

  一、德育润心 思政先行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支教队聚焦少年儿童价值观塑造,打造特色思政课程体系:《红领巾,我们的骄傲!》:深化身份认同,强化责任担当。《课本中的少年抗日英雄》:情景演绎抗战故事,厚植家国情怀。《与法同行》:普及宪法权威,树立国家尊严意识。将爱国教育融入日常:师生齐唱国歌,规范佩戴爱护红领巾,培养国旗尊崇感,引导孩子们争做爱党爱国、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把家乡建设好,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你们这一代人接力奋斗。”微光支教队致力于将这些孩子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使他们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Image

  (图为红领巾佩戴教学课堂 陈光德 供图)

  二、气象领航·AI赋能

  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支教队开设特色课程,点亮乡村孩子科学梦想,将气象科普与AI赋能有机结合,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

  1.气象知识启蒙:探索自然奥秘

  支教团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孩子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云朵种类、雪花形成原理、极光生成奥妙以及光的散射成色原理等气象知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常见气象现象背后的有趣天气原理。

  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团队还特别准备了一节气象防灾科普课堂,重点强调了遇到强雷电天气、大风天气等气象灾害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如不在树下、屋檐躲避,不在室内充电,大风天气不外出等,并分享了大风等级、洪涝等级的评定标准,着重告诫孩子们不得私自下河游泳,从而在拓展孩子们对气象的理解和兴趣的同时,有效提高了他们在面对天气灾害时的防范意识。

  2、AI科普赋能:拥抱科技未来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支教团队在课堂中加入了AI科普讲解与案例实操。首先,通过讲解AI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场景,让孩子们快速认识和了解AI。接着,团队在课堂上为孩子们详细讲解了主流的AI大语言模型,例如豆包、Kimi 和 deepseek,并列举了这三个应用的不同优势与短板,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学会根据文本生成、图片识别、逻辑推理、生活常识等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各自领域的优势AI。同时,也告诫同学们不要盲目相信AI生成的内容,以及在使用AI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Image

  (图为AI讲解课堂,范嘉雯供图)

  此外,支教团队还积极应用AI技术,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样的课堂体验。在寻找梦想的职业的课堂上,团队提前收集了孩子们未来的梦想职业,借助AI图片生成技术,在课堂中展示孩子们长大后身穿职业装的照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也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AI技术的强大魅力。

Image

  (图为寻找梦想职业课堂,解开昊供图)

  三、守卫童真 护航成长

  本次支教活动,团队还带着一个深切的愿望:和孩子们短暂相处过后不仅能带给他们实用的科学知识,更想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培养出能够呵护他们茁壮成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全国两会期间,应如何合理合法地预防、惩戒校园暴力被多位代表关注。全国政协委员聂鑫指出:初中阶段是校园暴力发生的高风险期,预防校园暴力应从“小”做起,从“严”做起。贵州黔西南自治州望谟县的留守儿童占比高,在缺乏父母密切关注的情况下,必须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使霸凌的现象远离校园。《藏在影子里的刺——拒绝隐形霸凌》系列课程为孩子营造充分的安全感,明确同学间社交的边界,明确自己的权益受到老师、家长、法律的坚决保护。

  同样,全国人大代表陈玮建议性教育作为独立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本次夏令营同样重视少年儿童的性教育课程,从了解我们的身体构造、成长规律开始,正视自己的变化以及特征。看到孩子们从略带羞涩到认真学习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相信“谈性色变”的氛围终将被打破,系统的学习才能培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Image

  (图为性教育课程 范嘉雯供图)

  在法治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有趣全面的普法课程也在夏令营开展。从《宪法》到《民法典》,亦或者专为小朋友定制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保护着我们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权利都有法可依。希望同学们知发、懂法、学法、用法,在自觉遵守法律的同时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Image

  (图为普法课堂,陈光德供图)

  生命教育也是本次支教活动颇具特色的课程之一,展示人生衰老蜕变的自然规律,引导孩子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对现有生活更加珍惜,也能更成熟坦然面对别离。在观看电影《寻梦环游记》后,孩子们提交了作业,“我会带着爱与满足,等与世界温柔告别。”

  守护童真的一系列课程,为孩子们筑起了安全的围墙,塑造了他们自护自爱、勇敢坚强的性格,希望终身护航着他们行稳致远。

  四、家访连心·公益筑梦

  在本次支教活动中,支教队不仅在课堂上为孩子们传授知识,更深入当地家庭,开展家访调研,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并通过公益行动传递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1.家访调研:发现需求,助力成长

  支教团队深入望谟县乐元镇中心小学学生家庭,开展家访调研,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状况。调研结果显示,95%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多一年只在过年时回家一次,且停留时间仅10多天,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主要依靠视频通话。这一发现让支教队员们深刻意识到,这些孩子不仅需要知识的滋养,更需要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支持。

Image

  (图为家访合影 孩子填写心愿卡 刘博轩 供图)

  2.公益行动:实现心愿,传递温暖

  支教团队与上海益志领基金合作,开展了“童行未来”项目活动。活动内容是收集孩子们的心愿卡片,然后带回城市进行义卖,筹集资金去实现他们的心愿。团队共收集了24个孩子的心愿,有的想要一双新球鞋,有的想要画画工具等。这些心愿所需资金约为6600元,最后公益志愿者在沪京两地成功义卖筹款7000元,支教队已与学校老师沟通好,将于9月10日之前,将心愿卡片上的物品寄往小学。

Image

  (图为义卖实践,陈光德供图)

  这些心愿卡片不仅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更架起了社会各阶层之间沟通的桥梁。参与这场活动的有小学生、大学生、民政部员、企业高管以及社会各界关心人士,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善良与温暖。通过这次公益行动,支教团队不仅帮助孩子们实现了心愿,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支持,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微光汇聚,照亮前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微光支教队以专业知识、青春热情和务实行动,在黔西南的乡村校园里践行着党的嘱托,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他们用奋斗的足迹,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 陈光德、范嘉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2-1572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