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娱乐

青春筑梦护童心,健康同行暖社区

  为深入践行“健康育人”根本理念,充分发挥护理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社区、扎根基层,青岛大学护理学院组建了“健康童行”社区儿童成长陪伴与健康管理实践团。在周云平、张艳两位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团队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所在社区为实践主阵地,紧密围绕“护理赋能・健康童行”这一核心主题,于2025年7月14号至28日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特色服务活动。

  该实践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分层课业辅导”与“专业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双维服务模式。针对不同学龄段儿童的学习特点,实践团成员按年级进行分组,耐心细致地开展作业辅导,有效缓解了暑期“看护难”问题。在课业辅导的间隙,巧妙融入眼保健操、少儿八段锦、趣味健康操、扔沙包、手工课等活动,将健康习惯的养成自然渗透于日常陪伴之中。

  (图为各类特色服务活动场景)

  除此之外,实践团还会准备各种主题的科普小课堂。在个人卫生专题中,队员们播放“七步洗手法”视频,配合 “内外夹弓大立腕”口诀,带领孩子们边念边做,现场互动踊跃,孩子们纷纷自信展示学习成果。借助精心制作的PPT与有趣的互动游戏,饮食健康知识变得趣味盎然,孩子们不仅全神贯注,更主动分享“饭前要洗手”、“蔬菜水果都要吃”“夏季冷饮不贪吃”等好习惯。护眼行动则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清晰揭示长时间看屏幕的危害,并重点传授实用的“六步护眼法”,更在理论讲解后组织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科学护眼需结合适度运动”的真谛。

  (图为健康科普场景)

  实践团还巧妙融入青岛独特的滨海元素,让健康科普更具亲和力与地域温度。在“口腔卫生”知识普及之外,特别增设了“海洋生物与健康”趣味环节。从餐桌上营养丰富的海带、海鱼,讲到海边游玩时防暑降温、防溺水等安全防护知识,奇妙的海洋世界与健康生活的联系深深吸引了孩子们。

  (图为健康科普场景)

  面对潜在风险,实践团着力提升儿童的安全防护与应急能力。不仅详细讲解中暑、溺水、骨折等常见意外的识别与急救,传授“及时补水、保持通风”等核心措施,孩子们认真记录并承诺将知识带回家分享。还聚焦“吃饭呛咳怎么办”,用 “石头(握拳)、剪刀(拇指内扣)、布(按压腹部)” 的形象口诀讲解海姆利克急救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快速掌握关键步骤,切实提升应急自护能力。

  (图为健康科普场景)

  关注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实践团特别设置了心理健康关怀模块。以“我的情绪小怪兽驯服记”为主题,队员们温柔引导孩子们认识开心、生气、悲伤等不同情绪状态,鼓励他们通过绘画、聊天等安全渠道表达内心感受。活动营造了安全、接纳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情绪的波动并不可怕。然后还准备了诗词赏析,聚焦诗仙李白的传奇一生,和孩子们交流探讨蕴含在诗词里的情感。

  (图为健康科普和辅导作业场景)

  为激发孩子们对自身的好奇心与保护意识,实践团准备了充满童趣的“身体器官知多少”主题,生动演绎了心脏如何有力地跳动输送血液、肺如何呼吸交换气体等生命基本过程。紧接着的“人体器官拼图”游戏,让孩子们在动手拼接中,直观认识了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及其重要作用。探索之旅结束后,孩子们发出“原来我们的身体这么神奇!”的惊叹。

  (图为健康科普和动手实践课场景)

  本次“健康童行”实践活动不仅是服务社区的温暖旅程,更是生动的“移动实践课”,学生们在一次次主题活动中提升了沟通能力,增强了对护理专业的理解与对社会责任的认同感。未来,护理学院将继续支持学生们拓展社会实践服务范围,丰富活动形式与内涵,并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立足时代与人民健康需求,融合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在基层锤炼仁心、增长才干,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高素质护理人才,守护儿童健康,筑牢全民健康基石,践行“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誓言!

  文字来源/李晶晶、孙昊、姜小旋

  图片来源/王雪纯、胡添、周子悦、刘琳、刘文静、董林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2-15723-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